top of page

促衛星產業發展,國科會:升級發射場


(圖片來源:美聯社)


台灣太空國際年會今天落幕,國科會表示,將持續加速衛星產業發展,包括培育衛星系統新創、推動國內衛星計畫、升級發射場、開發衛星運載火箭;同時,政府要加碼 400 億元發展低軌通訊衛星等,期程將至 2031 年。


2023 台灣太空國際年會 (TASTI) 今天結束為期 5 天的議程,來自超過 15 個不同國家的與會者,舉辦 6 場研討會、發表 200 篇學術研討成果,27 家國內或跨國產業界廠商,設置展示區提供交流、洽談平台,讓產官學研界藉機深入探討太空科學、技術、法律政策、新太空領域、通訊韌性和關鍵元件等主題。



加碼百億預算,台灣積極推動太空發展


總統蔡英文在開幕式致詞表示,台灣第 3 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從 2019 年開始,在 10 年內投入新台幣 251 億元,現在要加碼超過 400 億元科技預算,內容包含低軌通訊衛星計畫、入軌火箭計畫、太空產業推動與人才培育計畫、新創追星計畫,以及國家射場建置與營運計畫等。


國科會副主委林敏聰出席閉幕式致詞時表示,在全球太空產業發展浪潮中,台灣已擬定戰略,在衛星製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和應用服務等四大市場中找到定位。


林副主委進一步指出,後續將持續加速衛星產業發展,包括培育衛星系統新創公司、推動國內衛星計畫、升級發射場,以及開發能夠到達低軌道的衛星運載火箭,透過公私協力與國際合作,培養具韌性的國家太空工業團隊,讓台灣的太空產業在國際舞台上蓬勃發展。



TASTI 收穫良多,專家評太空產業規模將達兆元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則表示,今年 TASTI 有 5 國太空機構與會,共吸引近 2000 人次參與,討論主題廣泛且深刻,透過專家學者的分享與現場產學界互動,期待推動台灣太空各方面發展。


受邀代表國外貴賓致詞的美國太空商業經濟專家奧康奈 (Kevin O’Connell) 表示,在美國,所有公司都是太空經濟的一環,且在俄烏戰爭中,大眾已瞭解太空能扮演的關鍵角色,要對太空產業有信心,太空產業將在 2040 年達兆元規模,到時將會需要產學界集體合作,而太空安全與永續,會是需要關注的議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

Comments


我們了解全球金融相關資訊,並提供多元服務項目,若有需要歡迎連繫我們!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