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升降息與否、歐洲通膨回落遙遙無期、中國疫後經濟成長放緩,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延燒到精品界。7 月以來歐洲奢侈品市值滑落,歐洲奢侈品股已經蒸發了 1,800 億美元,龍頭股 LVMH 一家就占了這波下跌的約 60%,甚至其歐洲最高市值公司的頭銜,也遭製藥廠諾和諾德超車。奢侈品的風光日子要結束了嗎?
股價跌、財報示警,奢侈品股風光不再
受惠疫情解封、預期經濟成長的帶動,今年上半年歐洲奢侈品股價一路向上攀升,LVMH 股價漲幅直逼 30%,卡地亞 (Cartier) 的母公司歷峰集團 (Richemont) 股價上揚約 28%,旗下擁有古馳 (Gucci) 的開雲集團 (Kering) 上漲 24%,愛馬仕 (Hermès)、Dior 等漲幅也都在 20% 以上。
然而自 7 月以來至 9 月初,這些奢侈品股走下巔峰,LVMH 股價下跌了 23%,歷峰集團重挫了 32%,開雲集團下跌了近 20%,包括愛馬仕、Dior 等的股價跌幅也都在 20%左右。
綜合媒體報導,歷峰集團截至 6 月 30 日最新一季財報顯示,該季營收成長 14%,主要受惠亞洲市場業績強彈,以及珠寶品牌帶動了增長,若不計貨幣波動的銷售增長為 19% (不及分析師估計的 20%),其中美國市場營收下滑 4%,也讓分析師憂心美國市場對奢侈品需求轉弱的趨勢將持續。
通膨高檔、經濟放緩,消費者勒緊荷包
LVMH 集團財務總監 Jean-Jacques Guiony 表示,今年全球的消費不如前兩年,市場正在趨於正常化,特別是美國市場並不像之前那麼好。開雲集團首席財務官 Jean-Marc Duplaix 也說,美國是一個複雜的奢侈品市場。歷峰集團主席 Johann Rupert 則是提到,繼美國之後,通貨膨脹開始影響歐洲的市場需求。
根據《Vogue Business》的報告指出,美國有 30% 的奢侈品消費者,考慮減少在奢侈品上的支出;20% 的人預計將購買計畫推遲到明年,且傾向較便宜的產品和品牌;同時有 46% 的消費者希望有折扣時再來購買,以減少在奢侈品上的費用。
報告也提到,頂層消費者與底層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正在擴大,有 29% 的頂級消費者 (每年花費超過 5,000 美元在奢侈品上的人) ,在過去 6 個月中增加了奢侈品的支出有明顯增加,但 31% 的底層消費者 (每年在奢侈品上花費不到 2,000 美元的人) 表示,不再購買價格高昂的產品。
歐美經濟放緩,專家:奢侈品頭交易結束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Edouard Aubin 說,當前美國的奢侈品市場表現相對低迷,投資者對美國奢侈品市場已缺乏信心。巴克萊分析師 Emmanuel Cau 表示,市場對於美國的消費力度過於樂觀,美國現正處於花光超額儲蓄、通膨導致實質收入降低的情況,這也是奢侈品股下跌的原因。
AXA 投資管理公司巴黎投資組合經理 Gilles Guibout 說,歐洲經濟放緩對奢侈品業帶來很大的影響,「我們看到的奢侈品局面是一場多頭交易的結束」,在奢侈品股進一步回檔、估值更有吸引力之前不打算買入。
「勞力士衰退」 中古名表也遭殃
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是否會造成經濟衰退的論戰,也在中古名表市場引發了「勞力士衰退」。
根據豪華表價格追蹤業者 WatchCharts 的資料顯示,中古名表在疫情期間價格飛漲,中古名表平均價格飆升至 45,108 美元,買家為了入手熱門表款,甚至願意支付零售價 5 倍的價格。
不過,中古名表自去年 3 月價格觸頂後,至今平均售價已較去年 3 月大跌 31%,降至將近 2 年新低水準。
波士頓顧問公司主管杜普雷爾 (Pierre Dupreelle) 表示:「今年中古豪華表的價格確實下降,但整體價格還是遠高於疫情前的水準,我不認為這是泡沫破裂。隨著經濟穩定,中古名表的價格可望漸趨穩定,甚至可能開始上漲。」
鑽石恆久遠 價格可以便宜一點
象微永恆的鑽石市場也面臨類似情況。2021 與 2022 年,鑽石價格攀升到多年高點,原因包括疫情的推升、疫後的報復性消費,以及烏俄戰爭引發美國對俄國鑽石的制裁。
然而疫情結束後,消費者寧可把支出花在旅遊與實質體驗上,導致鑽石等奢侈品需求轉弱。根據 IDEX 的數據顯示,拋光鑽石的價格從去年高點銳減約 27%。一顆重 1 克拉、近乎無色且只有輕微瑕疵的天然鑽石,消費者只要支付 5,185 美元 (約新台幣 165,287 元) 就可買到,該價格比 2022 年初整整少了 1,900 美元 (約新台幣 60,568 元) 。
戴比爾斯 (De Beers) 的母公司英美資源 (Anglo American),今年上半年鑽石收入與 2022 年同期相比下滑 21%,原因是拋光鑽石庫存積壓與宏觀經濟面臨風險。戴比爾斯解釋,當前天然鑽價格暴跌,是受到需求周期性下跌影響所致,疫情期間被迫宅在家中的消費者大肆購買奢侈品, 如今只是回歸到疫情前的情況。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