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去美元化風潮湧,美元霸權受挑戰


(圖片來源:engin akyurt on Unsplash)


國際政經局勢動盪,地緣政治風險頻傳,近年不少專家直指美元強勢地位可能不保。近年美中競爭、制裁俄國入侵烏克蘭,以及美國升降息週期嚴重衝擊資產,造成俄國、中國、巴西等越來越多國家掀起去美元化的趨勢,美元霸權備受挑戰。不過中央銀行分析,美元身為最主要國際貨幣的地位仍難以取代。



什麼是去美元化 (dedollarisation)


印度時報 (TOI) 集團旗下網站專文分析,稱「去美元化」顧名思義指的是一國欲減少仰賴美元作為儲備貨幣、交易媒介與計價單位的進程。


美元長期以來在全球金融體系佔據主導地位,但隨世界連結日趨緊密,建立穩定、公平金融體系顯益發重要,過度依賴美元某種程度會導致全球經濟的脆弱和不平衡,加上新興市場經濟實力日增及渴望金融體系更多元化、更有韌性,促使許多國家展現去美元化興致。


路透社引用國際貨幣基金 (IMF) 數據指出,2022 年第 4 季美元在各國外匯儲備的比例降至 20 年新低的 58%。


資產管理公司 Eurizon SLJ Capital 執行長簡恩 (Stephen Jen) 表示,讓美元急遽減持實際上是 2022 年,主要是各國對西方制裁俄國侵烏而凍結俄國 6400 億美元外匯存底與黃金中的一半,令諸如沙烏地、中國、伊朗、土耳其等國開始著眼分散風險。



各國為何紛紛開始去美元化


近年一些國家出於地緣政治、經濟和戰略考量開始逐步去美元化。包括中國、俄羅斯、巴西和歐盟都各採措施減少在國際交易和金融市場對美元依賴。


中、俄想降低受美元影響,被認為是對抗美國霸權並減輕美國制裁衝擊。其他國家特別是歐元區,追求去美元化是為促進歐元在國際的流通率,以提升全球經濟地位並確保更大的金融自主權。另外,各國希望打造一個更多元化、更具韌性的全球金融體系,擺脫易受單一儲備貨幣特殊性的影響,此時去美元化被視為能降低經濟危機傳染的潛在風險。



去美元化知易行難


去美元化得先詳細評估對全球金融穩定性的潛在衝擊。隨各國減持美元,全球儲備資產組合重整可能導致資本流動和資產價格波動,若缺乏政策協調和風險管理恐引發金融不穩定,尤其是新興市場和擁有大量以美元計價債務的國家。


其次,替代美元的儲備貨幣同樣須具備穩定性、流通性和可接受性,背後同樣離不開強大經濟實力作為基礎、深厚且流通性強的金融市場及健全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目前尚無單一貨幣符合這些標準。



各國本幣結算漸增 意在抗議華府武器化美元


埃及 6 月中申請加入由俄、中、印度、巴西、南非組成的「金磚國家」 (BRICS) 聯盟申請,表示對使用替代美元的貨幣做貿易結算極感興趣;今年春天起陸續有多個國家宣布與中國達成部分外貿改以人民幣結算。


布魯金斯研究所 (Brookings Institution) 「約翰桑頓中國中心」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高級研究員杜大偉 (David Dollar) 指出,美元仍佔 60% 的全球外匯儲備,反觀人民幣的全球外匯儲備佔比僅約 3%,加上中國對資本市場仍有很多管制,人民幣還遠不到挑戰美元霸權。


杜大偉認為也正因全球約 8 成外匯交易都是美元,讓美國的金融制裁成為有效武器,卻也讓各國擔心華府濫行制裁而更多轉向本國貨幣結算貿易,這多少會對美國產生一點約束,思考慎用金融制裁手段。



央行:美元面臨三大挑戰 但仍會是主要國際貨幣


中央銀行近日發表分析指出,美元在交易媒介、計價單位以及價值儲藏占比都是全球之冠,加上歐元、人民幣各自存在問題,認為美元仍將繼續維持最主要國際貨幣的地位。


根據央行,美元面臨的三大挑戰如下:


一、歐盟整合程度提升


即使歐盟財政整合取得進展,加強財政一體化,政治分離的情況仍將帶來政策不確定性。


二、中國大陸迅速成長


近年中國大陸政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但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中國資本帳戶尚未完全開放,以及投資者對中國大陸機構和法治信心較低,使得要讓大眾更廣泛使用人民幣存在重大障礙,人民幣對國際投資者也相對缺乏吸引力。


三、支付環境不斷變化


隨著支付環境變化,私部門和官方數位貨幣快速成長,確實可能減少大眾對美元的依賴,消費與投資偏好不斷改變加上新商品出現也帶來影響;不過只靠技術,還沒辦法完全抵銷美元長期占據的主導地位。



Comentários


我們了解全球金融相關資訊,並提供多元服務項目,若有需要歡迎連繫我們!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