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外界認為美中關係有望開始融冰,也是為 G20、APEC 的拜習會鋪路。而美中雙方在直航、學生等議題有共識,但在軍事重啟交流、台灣、人權等關鍵議題上,分歧仍深。專家分析,美中仍會繼續維持對抗態勢。
(圖片來源:Sky News)
破冰交流,分歧未解
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19日晚間結束 2 天的訪中行程,在行程最後得與習近平面對面會談,美中關係惡化之際,布林肯此行備受關注。布林肯是逾 4 年來首位訪問中國的美國國務卿,外界樂見美中重啟高層接觸。除了會晤習近平,布林肯訪中期間也與中國外長秦剛、中共中央外事委辦公室主任王毅會談數小時,這些都是正面進展。
不過布林肯在北京召開的記者會上說,這次訪中行程中,反覆向中方提及軍事溝通管道的重要性,鑑於近來美中多次在空中與海上的遭遇事件,重啟軍事溝通管道絕對有必要。但「目前中方尚未同意推進這一進程」,這是美方會持續努力的優先事項。而早在 6 月 14 日的行程簡報中,美國國務院已公開表示,布林肯此行不會在美中交往議題取得突破。
為 G20、APEC 拜習會鋪路
先前,華府與北京因為中國間諜氣球再度發生爭執,使布林肯延遲訪中行程。布林肯此行的主要任務,是為 2023 年下半年更多美國官員訪問中國進行溝通,包括美國財政部長葉倫 (Janet Yellen) 、商務部長雷蒙多 (Gina Raimondo) 。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 (Stimson Center) 中國項目主任孫韻 (Yun Sun) 對《路透》強調,北京同意布林肯訪問,表示美中正設法移除兩國官員,甚至是元首間互訪的障礙。
孫韻提醒,9 月在印度舉行的 G20 元首峰會、11 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 (APEC) 峰會,都是習近平與拜登見面的時機,加上習近平公開表示,有意親自出席 APEC,「意味現在就必須開始進行相關作業。」
社論分析,隨著美國下屆總統選舉腳步接近,對中關係無可避免將受到影響;而近期在許多場合對美採取強硬態度的中國,則需要減緩急躁的作為。
另一方面,「聯合早報」引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課程助理教授駱明輝指出,布林肯訪中期間,雙方使用的一些措辭帶有和解意味。但他坦言,美中關係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雙方分歧仍比共識多。
學者:仍無改變美中競爭本質
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洪銘德提醒,這對改善美中競爭現狀的成效有限。美國為了圍堵中國崛起、維護美國國家利益,雙方仍將維持「競爭」的態勢,布林肯此行僅向外界顯示「美中溝通管道仍在」而已。尤其,觀察美國擴大推動印太戰略,積極與亞洲盟國合作以圍堵中國,儘管雙方不發生衝突,但美中仍會繼續維持對抗態勢。
亦有專家分析,儘管美中的緊張關係,無法單憑這次訪問就取得顯著進展,但至少可確認的是,美中雙邊關係不會脫離正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