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碳權正夯,台灣設立碳權交易所


(圖片來源:Andreas Felske/Unsplash)


證交所、國發基金與環保署合作研議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最快今年 9 月底前上路。碳權交易所將扮演平台角色,將國外碳權商品放在平台上提供企業在平台交易,至於未來要提供哪些碳權商品,證交所也正積極和環保署商議中,需由環保署確認。


台灣碳權交易所主要業務將包括:


國內碳權交易

配合環保署法規進程及制度規劃,來建立國內碳權交易平台。


國際碳權買賣

藉由國內有需求的企業尋求和國際認證機構洽商合作,來因應國際減碳對國內企業所造成的衝擊。


碳諮詢宣導服務

針對國內碳費課徵、國際碳邊際關稅 (CBAM) 實施以及供應鏈碳中和等議題,提供諮詢宣導服務。且國內外的碳權資訊太多,多數台灣中小企業戶對碳權有諸多疑慮,因此未來最重要的是,將建立碳權諮詢和推廣碳權交易知識,配合民間企業一起來做。



而觀諸全球碳交易所交易的碳權,基本上可以區分為兩大類型:


類型一:排放額度

係在總量管制排放交易機制 (ETS) 之下所核發,本質是一種「排放許可」。受 ETS 管制的對象可透過免費核配或拍賣來取得排放額度。歐盟 ETS 所核發的碳權就屬於此種類型。


類型二:減量額度

係在碳信用抵換機制下所核發,本質是一種「減量成效的認證」。即非受管制對象執行了減量計畫,再持其實際減量成效向核發單位申請所得之額度。根據金管會證期局揭露的訊息,規劃中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傾向採用「減量額度」交易,類似新加坡所設立的全球碳權交易平台 (CIX)。


據證交所原先規劃,碳權交易所成立後,第一階段是替國內企業、代購國外碳權,碳交易所儼然扮演「批發商」角色,可降低企業買國外碳權成本;第二階段,等環保署年底修訂子法,確定碳費、減量額度交易限額等規定後,明年碳權交易所才會有國內企業進場交易。




Kommentarer


我們了解全球金融相關資訊,並提供多元服務項目,若有需要歡迎連繫我們!

bottom of page